2021年2月22日 常州日報A01版 記者:余琛 小波 金堂
工信部和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日前公布第五批制造業單項冠軍及通過復核的第二批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名單。我市溧陽上上集團的核電站專用電纜成為單項冠軍產品。
制造業單項冠軍評選始于2016年,每年評選一次,入選要求高,評選程序嚴。記者采訪發現,在上上集團摘得單項冠軍的過程中,不但有著一段不尋常的故事,而且能給更多企業帶來不少啟示。
早在25年前,也就是1996年,上上集團就發起了核電纜研發攻堅戰。
其實,直到2004年我國核電站建設還基本處于“適度發展”階段。盡管秦山和大亞灣兩個核電站部分投入運營,但全國新開建的核電站數量很少,核電站總裝機容量較低,核電的發電量占比也較小。
在很多人看來,核電站所用產品就像“水中月”,不但市場狹窄,而且生產技術難度太高。業界包括上上內部的技術人員,都勸董事長丁山華別去鉆這個“豬苦膽”。
面對畏難和悲觀情緒,丁山華堅定探索信念不動搖。
讓他不動搖的因素有兩個:一是時任公司技術副總王松明有自信,并且不斷提出“再往前走一點”;二是他去美國、日本考察后開了眼界,看到了有關市場前景。
在上上電纜展廳,副總工程師梁福才向記者介紹說,核電纜堪稱“皇冠上的明珠”。就當前三代核電而言,核電纜的壽命必須達到60年,并且要耐腐蝕、耐高溫、耐高壓。他說,今天看來,丁山華當初的決策是非常有遠見的。
上上核電纜的研發曾遇到三道坎:一是國內沒有成熟的標準可作依據;二是沒有現成的材料可以使用,國內沒有供應商,而國外是封鎖的;三是試驗臺架缺失,尤其缺乏耐高溫高壓的試驗裝置。
“但是,我們有類似的材料研發經驗、關鍵工藝和技術,能為核電纜用材研發奠定基礎;我們有一支專業的研發隊伍,在產品結構設計和工藝研究上有技術積累;凡研發中需要投入的,公司都大力支持?!绷焊2鸥嬖V記者,上上的核電纜不僅改進完善了用在核電站安全殼外的K3類電纜,而且上馬了用在核電站安全殼內的K1類核電纜,在國際上率先開發完成了三代核電纜,填補了世界空白。
集團總經理丁志鴻表示,在新起點上,集團將加倍努力,不僅要服務于國內的核電站,還要走到國外去。
如今,核電纜產品以較高的附加值,正成為上上集團新一輪發展的經濟增長點,也成為博弈國際市場的最大資本。